高楼幢幢,绿树成荫,亭台轩榭,绿水环绕……近日,记者走进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置身于这所园林式、花园式学校,领略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教师拼搏奉献,努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资阳领先的中职示范校,还特别强烈地感受到全校教职工奋力冲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目标的那种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昂扬奋进精神。
发展历程
一所袖珍学校的华丽转身
1985年,在当时的县城西街,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诞生,其前身为一所民办的初中。
当时,该校仅1亩8分地,学生100多人,可谓袖珍学校。
1994年,该校迁到乐蓬路,占地24亩,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到400多人。
2004年,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引资、土地置换、负债经营”等方式,在迎宾大道新建占地150亩的园林式学校。通过“创新教育内容、改革培养模式、改革评价机制”等措施,实现了扩大规模、滚动发展。学生人数最多时达3800人,资产由2003年的140万元增至2亿元。
如今,该校总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在校生3000余名。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汽车制造与检修、电子商务等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教育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正在创建四川省重点专业,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藏区“9+3”免费教育为省级实训基地。同时,该校还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
该校拥有各专业所需的实习实训室70余个,图书室藏书30.428万册,其中电子图书容量达24万册。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网、多媒体电教中心、校园广播系统、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该校先后获得“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先进集体”;“四川省‘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内务管理示范校”、“阳光体育示范校”、“省级劳务培训基地”;市级“文明单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优秀级学校”、“内务管理示范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永立潮头。2005年,该校成功创建成为市重,2007年成功创建成为省重,2010年成功创建成为国重。从市重到国重,该校6年迈出了三大步。这三大步成为学校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为学校2014年被国家教育部等三部委立项国家1000所示范校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乐至职中已成为规模大、设施全、环境美的职业学校,是资阳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示范和龙头,是“元帅故里绿色乐至”的一张名片。
强校先强师
打造“双师型”精英团队
2014年2月27日,学校与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旭硕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四川鑫蕾电子有限公司、成都精沛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众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共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地)、深化课程改革、共同培训师资合作协议。此次校企合作为该校建设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地)、课程开发及师资培训谱写新的篇章。
师高才能弟子强。近年来,该校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按照职业教育技能型、实用性、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全面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造就了一支对职业教育规律有深刻认识、数量足够、技艺高超、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双师型”队伍。
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近两年,学校4个重点专业共培养1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培养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发展,扩大专业影响力,强化专业功能,扩展示范服务作用。
该校建立“新教师、骨干教师、知名教师”的阶梯培养制度。建立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积极营造“新教师入门有人带,骨干教师成长有人推,知名教师发展有人追”的良好氛围。近两年,学校4个重点专业共培养20名骨干教师,10名新教师,新近培养“双师型”教师30余人,引进企业兼职教师23名。
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或实习制度,培养了大量“双师”型教师。
学校现有一套团结、和谐、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和一批师德高尚、技艺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该校现有专任教师188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91.19%,有硕士生10人,高级职称60人,占31.9%,专业课教师12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81.25%,兼职教师23人。该校党支部书记李婷曦、校长邓建国等70余名教师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骨干教师称号。
如今的乐至职中已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等多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梯队,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机制。
改革创新
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2013年10月30日下午,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举行校企合作签字仪式。上海大众、闻泰集团、巨腾国际、歌尔声学、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鑫蕾电子、沱江汽配、超迪电器等9家知名企业与该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标志着乐至职中校企合作翻开新的篇章。
职业教育贵在改革,贵在创新。多年来,乐至职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贴近市场需求,深入社会和企业进行广泛考察与调研,建立完善的适合培养现代职业人才的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形成了包括合作与创新能力训练,就业创业的指导训练,岗位职业行为养成,核心职业能力的拥有,通用职业能力的行为养成,核心职业能力的具备,校本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与文化课程培养体系,积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多年来,该校通过引企入校、建校外实训基地等办法,全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开培养定单,学校、行业、企业共同设置职业标准和课程,开设“冠名班”,企业为学生提供学费和技能实训,录用合格学生。近3年来,订单率92.37%,录用率85.98%,录用学生在企业中稳定率达92.85%。
该校始终坚持“五个对接”,依据岗位类群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对电子、机械等4大主干专业的核心课程实施了全面改革,并在文化课服务于专业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改革。
校企合作向“校企一体”推进,学校搭建了“一室三委”校企合作新平台,建立了“三重融合、四方联动、五共合作”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形成了“引企入校”、“集团办学”、“订单培养”、“校企共建”的校企合作新态势。先后引进四川鑫蕾电子、广州冠禾服装等企业到校办厂、办车间。牵头组建乐至职教集团,与超迪电器、旭硕科技、天兴汽贸等1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绩突出。计算机专业形成了“3x3”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形成了“4321”人才培养模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形成了“任务载体式教学模式和学生感悟式学习模式”。学校先后与上海大众、四川鑫蕾电子、四川超迪电器、旭硕科技、苏州益而益电器、山东歌尔声学、闻泰集团等数十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就业安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
就业品牌
成就学生精彩人生
近年来,学校坚持培养德能兼备的现代职业人为追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关爱、服务于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原则,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学生职业工作为出发点,秉承“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把学生就业工作当作中心工作和民生工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业途径和方法,养成、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核心职业能力,形成了具有职教特色的就业品牌与模式。
乐至职中班子认为,市场需求就是职业学校办学的风向标,能否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办在职业技能的紧缺口上,是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的关键。
为打造学生的就业优势,该校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技能达标教学,实行培养目标“双证书”教学改革,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认证活动。
学校培植了稳定的“珠三角”、“长三角”、西部地区等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及全国知名企业就业提供了良好平台、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9%以上。
乐至职中招生就业办主任说:“我校毕业生只要愿意就业的都能就业,有的在上海大众等企业年薪20多万元,其余毕业生多数年薪五六万元。学生们学得一技之长,欢快地踏上了职业生涯,昂首走向未来。”
乐至职中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成效,始终承载着社会的期盼,肩负着发展的重任,并不断谱写着乐至职教新的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充满活力的乐至职中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四川乐至、在中国西部大地冉冉升起!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